新華社記者 馬研 編製
  回顧2013
  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
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,過去一年,面對世界經濟複蘇艱難、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、自然災害頻發、多重矛盾交織的複雜形勢,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,從容應對挑戰,奮力攻堅克難,圓滿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,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重大成就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6.9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7.7%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.6%。城鎮登記失業率4.1%。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,創歷史新高。進出口總額突破4萬億美元,再上新臺階。居民收入和經濟效益持續提高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%,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.3%,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650萬人,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2.2%。財政收入增長10.1%。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。糧食產量超過1.2萬億斤,實現“十連增”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6.1%,首次超過第二產業。中西部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繼續提高,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。全社會用電量增長7.5%,貨運量增長9.9%,主要實物量指標與經濟增長相互匹配。社會事業蓬勃發展。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衛生等領域取得新進步。李克強指出,過去一年,困難比預料的多,結果比預想的好。各項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。
  簡政放權
 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放開貸款利率管制
  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序實施,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,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。擴大“營改增”試點,取消和免徵行政事業性收費348項,減輕企業負擔1500多億元。全國新註冊企業增長27.6%,民間投資比重上升到63%。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,在全國進行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。啟動不動產統一登記。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,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。打造中國-東盟自貿區升級版。
  宏觀調控
  不擴大赤字不超發貨幣
  去年上半年,出口大幅波動,經濟持續下行,國際上出現中國經濟可能“硬著陸”的聲音。我們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,不擴大赤字,不超發貨幣,沉著應對市場短期波動,保障經濟運行不滑出合理區間,讓市場吃了“定心丸”,成為經濟穩中向好的關鍵一招。去年財政赤字控制在預算範圍內,廣義貨幣M
  2
  增長13.6%,符合調控要求。優化財政支出,整合壓縮專項轉移支付。中央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一般性支出壓減5%,各地也壓減一般性支出,騰出的資金用於改善民生、發展經濟。
  社會治理
  重組食藥監管機構廢止勞動教養制度
  健全分級負責、相互協同的抗災救災應急機制。嚴肅查處重大安全事故並追究有關人員責任,重特大事故下降16.9%。重組食品藥品監管機構,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。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訂法律34件,提出廢止勞動教養制度議案。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,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堅決反對“四風”,嚴格執行“約法三章”。中央國家機關“三公”經費減少35%,31個省份本級公務接待費減少26%。加大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力度,一批違法違紀分子受到懲處。
  改善民生
  啟動教育扶貧工程試點疾病應急救助
  保障群眾基本生活。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3.1%和17.7%,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10%。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萬套,基本建成540萬套。啟動教育扶貧工程,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,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3200萬孩子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增加到人均280元。基本藥物制度覆蓋80%以上村衛生室。28個省份開展大病醫療保險試點。啟動疾病應急救助試點。全面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,農村免費孕前檢查使600萬個家庭受益。
  結構調整
  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化解產能嚴重過剩
  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。全面完成1.5萬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,新解決農村6300多萬人飲水安全問題。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,全國森林覆蓋率上升到21.6%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。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,第四代移動通信正式商用。積極化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。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提前通水。鐵路、高速公路運營里程均超過10萬公里,其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.1萬公里,居世界首位。推進創新驅動發展。全社會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2%。
  展望2014
  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
 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: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.5%左右,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.5%左右,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6%以內,國際收支基本平衡,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。加強對增長、就業、物價、國際收支等主要目標的統籌平衡。
  李克強強調,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,要把握好以下原則和政策取向。第一,向深化改革要動力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,積極推進有利於結構調整的改革,破除制約市場主體活力和要素優化配置的障礙。第二,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。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3500億元,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,其中中央財政赤字9500億元,由中央代地方發債4000億元。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隨著經濟總量擴大而有所增加,但赤字率穩定在2.1%,體現了財政政策的連續性。貨幣政策要保持鬆緊適度,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,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。加強宏觀審慎管理,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。今年廣義貨幣M
  2
  預期增長13%左右。要加強財政、貨幣和產業、投資等政策協同配合,做好政策儲備,適時適度預調微調,確保中國經濟這艘巨輪行穩致遠。第三,著力提質增效升級、持續改善民生。要在穩增長的同時,推動發展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轉變,從主要依靠傳統比較優勢向更多發揮綜合競爭優勢轉換,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,從城鄉區域不平衡向均衡協調邁進。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,使經濟社會發展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續。
  生態文明
  重拳強化污染防治推進生態保護建設
  今年要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。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。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,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。實施清潔水行動計劃,加強飲用水源保護,推進重點流域污染治理。實施土壤修複工程。整治農業面源污染,建設美麗鄉村。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。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.9%以上,二氧化硫、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%。鼓勵發展風能、太陽能,開工一批水電、核電項目。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。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,今年擬安排500萬畝。
  公平發展
  提高醫保補助標準落實單獨兩孩政策
  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、公平發展。繼續加大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和農村傾斜,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。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。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%以上,使更多農家子弟有升學機會。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320元。在全國推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。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,落實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。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,完善文化經濟政策。推進社會治理創新。註重運用法治方式,實行多元主體共同治理。
  推進改革
  建立權力清單制度擴大營改增試點面
  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。進一步簡政放權,今年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。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,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。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,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,一律向社會公開。所有財政撥款的“三公”經費都要公開,打造陽光財政,讓群眾看明白、能監督。把“營改增”試點擴大到鐵路運輸、郵政服務、電信等行業。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,擴大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權。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,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,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。在金融、石油、電力、鐵路、電信、資源開發等領域,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。
  擴大開放
  上海自貿區要形成可複製推廣的機制
  擴大全方位主動開放。打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、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,使中國繼續成為外商投資首選地。建設好、管理好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,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體制機制,並開展若干新的試點。從戰略高度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平衡發展。今年進出口總額預期增長7.5%左右。鼓勵通信、鐵路、電站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,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。在走出去中提升競爭力。推進對外投資管理方式改革,實行以備案製為主,大幅下放審批權限。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,推進孟中印緬、中巴經濟走廊建設,推出一批重大支撐項目。
  三農問題
  堅守耕地紅線避免千城一面
  堅持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,堅守耕地紅線,提高耕地質量,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,確保穀物基本自給、口糧絕對安全,把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。推動戶籍制度改革,實行不同規模城市差別化落戶政策。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持。加強城鎮化管理創新和機制建設。要更大規模加快棚戶區改造,決不能一邊高樓林立,一邊棚戶連片。提高城鎮建設用地效率,優先發展公共交通,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,避免千城一面。  (原標題: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解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z49lzft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